5月14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开幕。大会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回应联合国全球教育变革倡议,迎接智慧教育新阶段、树立新标准、探索新路径,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变革性力量,创新教育内容、重塑教育模式、重构教育形态,携手推进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
5月1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平行会议。会议以“链接未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从思考到行动”为主题,宣布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了人工智能教育专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通识教育(AIGE)研究中心设计、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制作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小学版)》示范课同步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人工智能教育”专栏上线。
《人工智能通识课(小学版)》示范课共10讲,涵盖“什么是人工智能” “身边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大模型技术” “人工智能风险” “人工智能未来”等主题。课程由人大附中的袁继平老师和清华附小的韩沐霏老师担任主讲,采用主讲教师与机器人“小智”互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人工智能知识转化为小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
课程力图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带领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厚重的思想积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曲折的发展历程,为学生建立人工智能历史观;通过介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带来的革命性突破,为学生建立人工智能的全局观;通过介绍人工智能的风险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价值观。
目前上线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示范课程是项目组的实践成果之一,其知识框架和内容来源于“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系列的《人工智能通识(小学版)》。“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组”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AIGE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附中、清华附小等单位共同发起,目的是研究科学、系统的大中小贯通式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的基础素养。目前,项目组已经发布了“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读本,并配套了相应的教学资源,供中小学教师选用。其中,小学版教学资料包括全部 44 节的课件、教案、学案、实践手册等。同时,AIGE 研究中心也联合腾讯SSV、智谱清言等单位共同建设实践平台,共同支持我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开展。
未来,项目组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大中小学贯通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开发适应大学和中小学教育的教材,打造更优质的课程。同时,项目组正在开发英文版读本和教学资料,推动我国的AI通识教育走向世界。
制作团队
组织策划:王冲、何嘉珞
顾问:王东、马少平
制作:杜文强、李鹏琦、袁浚铭、翁莹真、贾涛、王依然、何嘉珞、龙宇清、魏萌、严霁玥、魏立艳
审校:刘静、谭苗苗、冯嫒霞、刘毅、郝云洁、方茜、袁娇娇、李佳、刘翰鹏
主讲:袁继平、韩沐霏
Comments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