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摘要

刘展均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在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举行的百模论剑·首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决赛。本次大赛由多个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300多支队伍参赛,最终128支队伍进入决赛。刘展均的团队展示了项目成果,并在交流中分享了开发经验,学习了其他优秀团队的创新思路。大赛项目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潜力。闭幕式上,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并致辞,强调大赛对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及数字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外,还发布了“树德号”教育智能体,标志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内容目录

2024年11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的百模论剑·首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决赛在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举行。经过评审委员会专家综合评选,128支队伍从300多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将在决赛阶段进行角逐。刘展均作为参赛选手积极参与了本次大赛,不仅展示了自身团队的项目成果,还在与其他参赛选手和评委专家的交流中,分享了项目开发的经验与心得,并学习借鉴了其他优秀团队的创新思路和技术方法。

据了解,参与决赛的项目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多个方面,以及光伏、校园管理、助残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领域。这些项目不仅具有独特算法改进和新应用场景挖掘,还与创新业务模式相结合,兼具实用性和可行性。

闭幕式

2024年11月20日,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的百模论剑・首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在成都圆满收官。中国电子学会党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徐金声;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景世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苏平;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董云帆;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赵刚等领导、专家出席盛会。

中国电子学会党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赛的举办,有助于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更将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活力。希望获奖团队能够继续发挥创新精神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深耕,同时期待大赛能够持续举办,吸引更多创新力量。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机关党委书记丁琴在致辞中强调,成都是国家战略腹地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理想实践地。百模论剑・首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将以赛促转、以赛引才,集聚全国知名创新创业团队,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性的知名赛事。带动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壮大,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电信通信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朱中梁,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亚太创新协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安全法治研究院联席院长赵刚,分别带来《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主题报告,两位院士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战略思考。

树德中学党委书记胡霞发布了“树德号”教育智能体,这是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和突破。“树德号”智能体不仅仅是对树德人工智能教育过去成功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成都教育对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未来形态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

新闻报道

100余支队伍蓉城亮剑 首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决赛开启

最后更新于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