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成绩辅助分析
传统的成绩分析系统常常只能直接对整个班级进行分析,然后把各个班级的数据(均分、偏差等)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对学生个体的分析往往只是停留在与前一次考试之间的成绩对比和计算进步名次的程度,这就对学习个体的学习指导缺乏针对性。为了掌握学生个体准确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为了保证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因此笔者在接手新年级后便着手开发制作能追踪到每一名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变化的系统。
整个系统使用Excel开发,仅使用了Excel内置函数和宏命令,可以比较方便进行维护,终于历经多个版本修改之后,达到目前比较满意的效果。由于面向对象为学生,因此在设计时只采用了均分、折线图和雷达图这三项可视化程度较好,便于学生理解的指标图式,学生可以根据近期学习安排和时间分配做出针对性调整。
5.3.1 均分曲线、分数曲线与排名曲线
均分为年级均分,均分线与学生个人分数线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下,若学生的分数线与均分线变化趋势相符,说明学生成绩比较稳定,而排名曲线可以直观反映该生的成绩排名在年级上的变动情况,若持续下降,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下面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A、B、C的成绩图表加以说明(完整成绩分析报告见附录):
同学A:分数曲线变化与均分线变化大体一致且都在均分线上方,说明成绩较为稳定,再根据排名曲线情况可以发现从第10次考试开始,年级排名在稳步上升,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同学B:从排名曲线可以看出该生名次波动情况比较大,但是最近的考试波动情况越来越小,也可以认为该生的成绩也在提升。
同学C:分数曲线再均分线波动,从排名曲线可以看出该生名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应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其注意学习的方式方法。
5.3.2 各科分数雷达图和名次雷达图
分数雷达图[57]越突出说明分数越高,越靠近中心说明分数越低,需改善;分数雷达图面积越大说明综合成绩越好,面积越小说明综合成绩亟需改善。名次雷达图越突出说明名次越靠前,越靠近中心说明该科较弱;名次雷达图面积越大说明综合成绩越好,面积越小说明综合成绩亟需改善。这里依然选择三名同学的成绩加以说明(完整成绩分析报告见附录):
同学A:擅长数学和外语,且在最近上次考试中,这两科都在进步,而历史、地理和语文退步了一些,应注意改善;
同学B:虽然所有科目都在均分线以上,但是从名次雷达图可以看出本次考试生物退步严重,数学和外语均有不错的进步;
同学C:语文有所进步,但数学本次考试下降明显,需要注意改善。
5.4.3 关于学生个人成绩报告的说明
我在设计软件的时候主要用到两个数据:学生的分数和排名,这里使用相对排名的目的在于弥补分数线的不足,排名不是让学生之间互比,而且让学生和以前的自己相比较,反思自己近期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
Comments NOTHING